该文档是2025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“宋韵新风”赛项的规则文件,参赛需围绕宋代文化,运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作品,具体要做的事情如下:

  • 了解项目与赛项:本赛项核心是“宋韵新风”,旨在借助数字化手段重新诠释宋代美学、技艺与智慧,探索传统文化在智能时代的创新表达形式,创作具有宋代文化特色的数字作品。

  • 确定赛项内容方向

    • 数字展示与文物活化:运用数字技术全面展示宋代文化艺术形式,如数字化绘画、书法、瓷器、建筑等;对宋代文物进行三维重建及数字化资料展示;将宋代传统工艺如宋瓷制作、宋锦织造、雕版印刷等进行数字化呈现。
    • 虚拟体验与互动娱乐:利用VR、AR技术打造宋代文化虚拟展览,设计开发具有宋代文化元素的互动体验装置与游戏,例如宋代点茶体验、宋代服饰试穿、宋代诗词对答等。
    • 文化传播与创意衍生:开发宋代文化讲解平台,通过视频、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宋代文化知识;设计具有宋代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衍生品,像服饰、饰品、文具等。
  • 准备作品及材料

    • 作品本身:根据赛项内容方向创作数字作品。
    • 佐证和补充材料
      • 设计说明书一份,自定义模板,详细阐述作品的设计思路、理念、含义及主要设计和实施方案。
      • 电子版图片不超过5张,其中1张体现作品全貌,其余4张多角度、有参照物、尽可能体现作品原貌,图片为JPG格式,300dpi,A3纸尺寸,单张不超过20M。
      • 演示视频一个,时长不超过3分钟(包含片头、片尾),大小不超过200M,画幅宽高比16:9,分辨率最低1280*720,格式为MP4,拍摄作品完整运行过程及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,可作适当旁白介绍和解释。
    • 注意事项:团队名称中不得体现学校、指导老师姓名等信息;作品及附带材料中不允许出现学校、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,否则作扣分处理。
  • 关注成绩评定:作品将从文化传承与创新性(30分)、设计创意(25分)、艺术表现力(20分)、实用性及可开发价值(25分)四个维度进行评估。


剧名:《瓷语宋韵》

主要人物:

  • 林溪(文物数字化专业学生)
  • 陈教授(高校艺术史教师)
  • 小宇(博物馆参观少年)

人物关系:

  • 林溪与陈教授为师生关系。
  • 林溪与小宇因数字化宋瓷项目产生互动。

故事情节:

林溪在陈教授指导下,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复原宋代汝窑瓷瓶,过程中发现古籍记载的“雨过天青”釉色在数字化呈现时存在色差,于是查阅大量宋代制瓷文献,并结合光谱分析技术调整参数。完成复原后,她在博物馆设置AR互动装置,小宇通过扫描瓷瓶投影触发“宋代窑工制瓷”全息影像,直观理解“和泥、拉坯、施釉”等工序,林溪则在一旁讲解宋代匠人“道法自然”的造物理念。

主题:

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现宋代瓷器技艺之美,展现传统文化在智能时代的创新传承,诠释“科技赋能宋韵,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核心理念。


《瓷语宋韵》分镜脚本

序号 景别 风格 画面内容 镜头时长 镜头运动
1 全景 科技感 现代化的实验室,各种精密仪器整齐摆放,林溪穿着白大褂,正专注地操作着三维扫描仪,对面前的宋代汝窑瓷瓶进行扫描,扫描仪发出淡淡的蓝光笼罩着瓷瓶。 8s 推镜头,从实验室全景慢慢推向正在工作的林溪和瓷瓶
2 中景 学术氛围 陈教授走进实验室,走到林溪身旁,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瓷瓶三维模型,两人开始交流,林溪指着模型上的某处,面露疑惑。 10s 固定镜头
3 特写 细腻 电脑屏幕上,瓷瓶三维模型的釉色部分与旁边古籍中 “雨过天青” 的文字描述形成对比,明显能看出存在色差,林溪眉头微皱,眼神专注。 8s 拉镜头,从屏幕特写拉开到林溪查看屏幕的场景
4 中景 古朴 图书馆内,林溪坐在书桌前,面前摆满了各种宋代制瓷文献,她正仔细翻阅一本泛黄的古籍,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上关于釉色配方的记载。 12s 摇镜头,从林溪的手部动作摇到满桌的文献
5 近景 科技感 实验室里,林溪将光谱分析仪器对准瓷瓶,仪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光谱数据,她一边记录数据,一边在电脑上调整参数,神情认真。 10s 平移镜头,跟随林溪的动作从仪器到电脑屏幕
6 特写 惊艳 调整参数后的电脑屏幕上,瓷瓶的釉色逐渐变得温润如玉,呈现出 “雨过天青” 的绝美色泽,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宋代瓷器的典雅韵味。 8s 固定镜头
7 全景 现代感 博物馆的展厅里,林溪正在布置 AR 互动装置,她将一个特制的扫描设备放置在展台上,旁边的屏幕上显示着 “宋代窑工制瓷” 的互动提示。 10s 拉镜头,从林溪布置装置拉开到整个展厅的环境
8 中景 活泼 小宇蹦蹦跳跳地来到展台前,好奇地看着 AR 互动装置,他拿起扫描设备,对准展台上的复原瓷瓶,眼中充满期待。 12s 跟镜头,跟随小宇的移动到展台前
9 特写 奇幻 扫描设备对准瓷瓶的瞬间,一道柔和的光芒从瓷瓶中散发出来,在空中投射出 “宋代窑工制瓷” 的全息影像,影像中窑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栩栩如生。 8s 推镜头,从扫描设备推到全息影像
10 全景 历史感 全息影像中,宋代窑工们正在进行 “和泥、拉坯、施釉” 等制瓷工序,动作熟练而专注,仿佛将观众带回了古代的窑厂,展现出宋代制瓷的精湛技艺。 15s 摇移镜头,环绕全息影像,展示各个制瓷工序
11 中景 亲切 林溪走到小宇身旁,微笑着为他讲解宋代匠人 “道法自然” 的造物理念,小宇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点头提问,两人互动自然和谐。 12s 固定镜头
12 特写 温暖 展台上的复原瓷瓶在灯光的照射下,釉色晶莹剔透,瓶身上的纹路清晰可见,与全息影像中的制瓷场景相互呼应,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。 8s 移镜头,从瓷瓶特写缓慢移到全息影像
13 全景 大气 整个博物馆展厅在全息影像的映衬下,显得既现代又充满历史韵味,观众们纷纷驻足观看,沉浸在这场宋韵文化的数字化盛宴中,画面渐渐淡出。 10s 拉镜头,从展台上的场景拉开到整个展厅,然后淡出

(注: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)